廣告文案技巧分享|“恐懼訴求”
我害怕閱讀的人
我害怕閱讀的人。一跟他們談話,我就像個透明的人,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。
我所擁有的內(nèi)涵是什么?不就是人人能脫口而出,游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嗎?像心臟在身體的左邊、春天之后是夏天、美國總統(tǒng)是世界上最有權(quán)力的人。但閱讀的人在知識里遨游,能從食譜論及管理學、八卦周刊講到社會趨勢,甚至空中躍下的貓,都能讓他們對建筑防震理論看看而談。相較之下,我只是一臺在MP3時代的錄音機;過期、無法調(diào)整。
……
他們是懂美學的牛頓、懂人類的梵谷、懂孫子兵法的甘地。一本一本的書,就像一節(jié)節(jié)的脊椎,穩(wěn)穩(wěn)地支持著閱讀的人。
我害怕閱讀的人。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,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,甚至連打敗我的意愿都沒有。
我害怕閱讀的人,他們知道“無知”在小孩身上才可愛,而我已經(jīng)是一個成年的人。我害怕閱讀的人,他們懂得生命太短,人總是聰明得太遲。我害怕閱讀的人,他們的一小時,就是我的一生。
我害怕閱讀的人,尤其是,還在閱讀的人。
為了動員大眾多讀書而創(chuàng)作的廣告文案
這篇廣告文案運用了一個小技巧:
“恐懼訴求”
“恐懼訴求”(fear appeals)是大眾傳播中一種常用的戰(zhàn)術(shù),通常是運用“敲警鐘”的方法喚起人們的危機意識和緊張心理。
可以看出
“恐懼訴求”的核心特點是: 反其道而行之
如上文的廣告文案
其目的是“鼓勵你閱讀”
但標題和內(nèi)容卻換了個角度
用“害怕閱讀”制造恐慌
讓你意識到不閱讀是要被拋棄的
細思極恐
通過閱讀這篇廣告,你不但產(chǎn)生了危機感
還很有可能采取行動來應對危機
這也就達到了創(chuàng)作者的目的
“恐懼訴求”在日常廣告中也隨處可見
例如:
“
小葵花媽媽課堂開課啦!孩子咳嗽老不好,多半是肺熱,用葵花牌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,清肺熱,治療反復咳嗽,媽媽一定要記住哦~
該廣告文案中的“恐懼點”是:
孩子咳嗽老不好,多半是肺熱。
它把事情的負面因果指出來
讓“咳嗽老不好的孩子的媽媽”感到害怕
進而會激發(fā)她的購買行動
因為恐懼也是一種動力
“
怕上火,喝王老吉
這則文案中的“恐懼點”是:
上火
“不想上火或是正在上火”的人
可能會聯(lián)想到自己上火時的癥狀
進而激發(fā)自己的購買行動
通過以上案例,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
“恐懼訴求”的應用對廣告?zhèn)鞑ビ泻艽髱椭?/p>
但它適用于所有產(chǎn)品嗎?
小編認為不是的
例如:
螨蟲遍布了你的家庭,是過敏性鼻炎、皮膚病的元兇,為了全家的健康,必須盡快除螨!
這則廣告雖然也制造了“恐懼點”:
“螨蟲遍布了你的家庭,是過敏性鼻炎、皮膚病的元兇”
但卻引發(fā)了受眾強烈的逆反心理
受眾第一反應是:
“你又沒來過我家,憑什么說我家遍布螨蟲?”
在這里
受眾首先沒有認同你的負面原因
更別提接受你的解決方案
所以,我們說
沒有調(diào)查,就沒有發(fā)言權(quán)。
今天我們所研究的“恐懼訴求”
一定要尊重客觀事實
夸張和故意制造恐慌是不合法且為人所不齒的
這也是好文案與壞文案之間的差距
不單純是寫作技巧應用的差距
更多是洞察和尊重的差距
小編覺得
作為文案工作者,我們起筆之前
要先把自己當成客戶和消費者
用他們的思維和眼睛去洞察事物
像一臺行走的記錄儀、顯微鏡那樣
對周圍的人、事、場景、情緒
進行納米級的觀察與感知
從小事和細節(jié)里提取信息
然后轉(zhuǎn)化成大眾都能明白的語言
好文案絕不是吹牛逼和編故事
正所謂
經(jīng)典文案萬口傳,
創(chuàng)意思維用新鮮,
做到洞察最牛B,
“修養(yǎng)”功夫亦高端。
創(chuàng)意工廠 匠心智造
西安嘉域
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